产学研 | Ruud Peters教授学术报告:开放式创新驱动因素
搜索
产学研 | Ruud Peters教授学术报告:开放式创新驱动因素
time 2018-11-13
return 返回

  2017年11月20日下午, Ruud Peters教授访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和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并在行政楼1102会议室为本系师生作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黄灿教授主持,魏江院长、Frans Greidanus教授和郭斌教授出席了本次报告。

  Ruud Peters教授是全球知名的知识产权管理专家,曾任飞利浦公司首席知识产权官兼集团执行副总裁。早于其他的跨国公司,他在中国和印度建立了知识产权部门,并在业界首创了通过计算知识产权交易实现的直接和间接利润来确定知识产权投资总回报率的方法和体系。

  学术报告之前,举行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魏江院长正式授予Ruud Peters先生客座教授称号,并代表管院师生送上礼物。

  在讲座环节,Ruud Peters教授作了题为“开放式创新驱动因素”的报告,深入讲解了企业知识产权的全球现状和关键性议题,大体可分为三部分。首先,他对知识产权的现状进行了概括。随着全球化导致的竞争加剧,企业研发重心从基础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主力从产业界移向学术界,产品研发支出增加、制造成本减少,创新速度不断增快,全球研发投资在过去15翻番,专利申请也不断增长,更多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同时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将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企业从内部研发转向外部获取资源,而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并获得可持续竞争力,企业需要建立自己强有力的专利组合。第二部分,他介绍了创新活动的几种形式,包括联合研发、同互补资产共同创造、开放式创新平台、专利授权和技术购买,并针对当前的全球环境给出了企业的应对措施,包括企业-大学合作、控制自身的研发成本、缩短新产品或服务投放市场的时间。此外,还指出了政府在当前环境下应做的努力,比如欧盟旨在推动科研发展的地平线2020项目。

  最后,他细致介绍了几个知识产权领域的关键性议题,包括开源软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发展、物联网和标准化。他解释到标准化有利于扩大市场、提升新技术、减少企业开发标准必要专利的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利润,并且强调了标准必要专利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标准必要专利,很难再标准化的产品获得优势;技术整合增加了标准技术进入产品的数量, 使得标准必要专利的影响增大;商业成功将不仅取决于产品,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标准必要专利组合。同时,他认为标准化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比如缺乏透明度、标准必要专利FRAND原则的具体含义等。

  Ruud Peters教授对开放式创新有着深刻理解,他用生动活泼的演讲高屋建瓴地向创新基地师生介绍了全球知识产权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议题,引人深思。在师生们积极的互动之后,本次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