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2月25日阿里云广东峰会在广州举行。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教授受邀发表了名为《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演讲,并发布了中心与阿里云合作的《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本文为吴晓波教授会议演讲实录整理,解析了数字经济和创新经济如何形成新的创新生态体系以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演讲回顾】
强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全球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的时代,创新以科学技术作为底层力量正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强国崛起。从洋务运动、五四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百年奋斗使中国站到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个台阶上,我们正面临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浪潮,这是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巨大的机会窗口里,如果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把握创新这个驱动力,那我们国家就能实现超越追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速进入创新的新时代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创新,而人才培养、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已成为发展的新动能。
人才培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迅速发展,而发展背后的根本动力首先是人才。1977年全国大学招生仅20万人左右,而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同时,我国现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博士培养的国家。由此可知,我国底层创新能力正在崛起。
研发投入。科学研究到技术的发明的转化,以及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研发投入的支持。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增长走在世界前列,20年间已增长二十余倍。
专利产出。创新资源投入增长之后,我们的创新转化也随之提高。创新转化与产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专利。数据显示,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总量增长迅速,表明我国的创新转化与产出能力不断提升。
总的来看,我国在创新型经济的投入、转化和产出整个全创新链上的发展都有非常迅速的发展,这标志着我国正在进入到一个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创新型经济
创新型经济有别于劳动力生产要素推动的或以填补市场空缺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存储、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创新型经济不仅关注GDP总量的增长,更多的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以后,数字经济迅速崛起。特别是2012年工业互联网兴起后,数字技术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消费端,而是在供给侧发挥了更大的价值。特别是在推动研发和创造性的活动中,数字技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也很高兴能够跟阿里合作,共同探索数字驱动和创新驱动两者如何更好的结合,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
《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蓝皮书》
2005年,我们创新基地在国内开创性地发起了“创新型经济评价”工作,出版了第一部区域创新型经济评价专著——《2004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而后的近二十年中,课题组每年都对各省市的创新型经济进行评价分析。在2014年,我们首次发布了全国城市性创新型经济评价专著。
本次发布的蓝皮书对2018年和2019年两年GDP总量均进入全国排名前60的中国57个主要城市,从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四个核心纬度进行了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刻画,并发布了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指数榜单。
创新型经济评价的概念框架
2020-2021中国城市创新型经济指数榜单前十位
本书通过单项指标分析、经济圈分析等,对榜单进行了深入解读。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围绕我国新时代发展的三个重要主题——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双碳治理——进行了专题分析与讨论,为读者呈现出各城市新旧动能转化的发展态势。蓝皮书将科学排名与事实剖析相结合,以达到对城市创新型经济的监测与分析的目的。完整榜单和具体分析详见蓝皮书执行摘要。
总结与启示
城市是聚集智慧、推动创新的必要载体,是创新的策源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聚集地。而主要城市既是创新的牵引者,更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现如今,主要城市的创新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生态体系,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增长极。本次发布的蓝皮书通过多维度、分层分类的分析,为我国各主要城市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