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至22日,第十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举办。大会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路径与对策”,紧密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研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现场座无虚席。
大会主会场
大会分会场
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承办,《科学学研究》编辑部、《科研管理》编辑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辑部、《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编辑部协办。
#1
开幕式
OPENING CEREMONY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光先生主持。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出席大会并致辞,指出在党的二十大召开、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一流大学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浙江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形成了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浙大“创新管理学派”。他期待本次大会的召开能够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先生致大会开幕词。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魏江教授在会上致辞。
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方新女士为终身成就学者、2022年度与2023年度杰出贡献学者、2022年度与2023年度优秀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颁奖。
#2
主旨报告
KEYNOTE SPEECH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方新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学技术现代化”为主题,围绕着中国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路径与追求,特别是深刻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鼓励科技界为科技现代化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新教授做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研究员围绕“愿景驱动创新发展的政策系统思考”,深入分析了当前环境特征,对中国在创新发展相关的政策实践进行了逻辑推演,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提出了崭新的理论和方法。
穆荣平理事长做主旨报告
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正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需要完善数字技术创新的机制体制来应对相关挑战。
张建锋先生做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胡志坚做了题为“科学自信:一般进化论视角看科学”的主旨报告。报告强调科学是一种被选择出来的文化,它是一种思维技术,为了适应环境、驾驭自然而服务。科学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延续,是被选择出来的产物。胡理事长呼吁与会者一起思考科学自信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在社会进化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发展和影响。
胡志坚先生做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魏江教授以“数据基础观”为主题,指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他认为,数据不同于石油,数据更像空气,是一种公共产品,而且数据本身需要与算力算法融合才能创造价值。魏江副理事长的演讲激发了我们对数字技术和数据在未来经济中的真正作用的深刻思考,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化转型。
魏江教授做主旨报告
吉林大学蔡莉教授围绕“数字创新驱动的创业机会资源一体化”,以创业研究两大关键要素机会与资源视角切入,从过程视角分别详细阐释了数字创新驱动下创业活动在开发阶段与实施阶段的新特征,并基于国内企业的案例研究详细阐释数字创新驱动创业的实践经验,提出系统思想下整合创业机会观与资源观的路径与机理。
蔡莉教授做主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垣教授通过题为“企业数字化生态协同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从数字化生态协同的重要性、数字化生态协同的主要内涵、智能制造生态的管理协同模式三个角度阐释了企业如何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数字化模式需要向智能化模式进阶,生态协同需要同时关注主体、战略、业务和资源在内部和外部的协同,“人-智-机”协同模式的构建和治理是未来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李垣教授做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柳卸林教授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知识重组的复杂性与嵌入性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基于城市层面的分析”,从创新管理学的视角进一步明确知识创造和重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构建知识重组复杂性和外部嵌入性的构念,研究表明区域知识重组复杂性和外部嵌入性能够正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柳卸林教授做主旨报告
陈劲教授围绕“原始创新的机理与政策”做主旨报告。他从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大量案例,在学术角度对原始创新概念进行了区分和界定,指出原始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是最艰难但又最必要的科技创新范式,具有基础而重要、先进而独特等特征,应引起学者和业界的足够重视,并配套相关的支持性政策。
陈劲教授做主旨报告
吴晓波教授围绕“数据驱动的创新:政策与实践”的议题,结合华为、吉利、小米、比亚迪等企业实例,从科技政策与创新实践、数据驱动创新、第六代创新范式、新时代创新政策、新型国家创新体系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指出中国要抓住范式改变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吴晓波教授做主旨报告
#3
分会场报告
PARALLEL SESSION
此次大会共开设了34个分会场,议题涵盖数字时代的产业创新生态、产教融合驱动企业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国际科技竞争与追赶战略等诸多方面,来自海内外高校的众多学者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场讨论热烈。
#4
高端对话与青年对话
DIALOGUE
浙江财经大学魏江教授同六位学界大咖就“数字创新驱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了高端对话。对话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对这一主题的深度思考与独到见解,并就许多现实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同时,其他与会代表也积极踊跃提问并发言。
高端对话
随后,中国科学院陈凯华教授同六位青年学者就“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青年对话。青年学者们就数字化对科研与产业的影响、数字化创新发展中的新问题与新观点等五个热门话题深入交换了观点。此外,其他与会代表也踊跃提出不同的看法,与青年学者们开展了广泛的交流。
青年对话
听众提问
#5
闭幕式
CLOSING CEREMONY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穆荣平理事长主持了会议闭幕式。首先是优秀会议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颁奖环节。
最后,穆荣平理事长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学者们再接再厉,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做出更高质量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是我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智库型学会,是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82年6月9日,于1985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级学会。自成立以来,研究会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专著和政策研究报告以及支持学会成员参与国家科技和创新政策研究制定与实施,在科技政策的研究与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在决策咨询方面,为国家、地方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