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有1699.2万人次无偿献血,献血量达2892.1万单位,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均创历史新高。然而,在献血量充沛的情况下,血液疾病患者却仍然面临“找血难”的问题,血小板的紧缺尤甚。
针对血液疾病患者“找血难”的棘手情况,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数据科学与管理工程学系教授周伟华接受《南方周末》采访,基于多年相关研究经验,对血液供需管理发表看法。
周伟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数据科学与管理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一些血液疾病患者正面临“找血难”的问题。目前在各种成分血(血液中的某一成分)中,又以血小板的紧缺最棘手。据银川电视台2024年7月6日报道,由于天气炎热献血人数减少,临床用血需求却不断攀升,银川市多家医院血小板库存量持续下降,血库告急。其实从2023年年末开始,就有天津、江苏、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的血液中心发布库存告急的消息,一些血型储备量已经跌破警戒线,部分地区“血液紧平衡”状态被打破。
与之对应的是另外一组数据,据国家卫健委2024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有1699.2万人次无偿献血,献血量达2892.1万单位,较2022年分别增长5.9%和4.8%,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均创历史新高。
在献血者和献血量皆创下新高的情况下,为何用血仍存在困难?一边供需紧张,一边过期报废?
血液供需管理需提升
血液的供给也并非越多越好。由于保质期短,用不完的血液也会因过期而报废。供应紧张的血小板,为什么会出现过剩浪费现象?首先,与保质期30天的全血相比,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时间只有5天。而且还需要2天时间完成相关检测,最后留给医院再调配到临床使用的时间非常短,往往只有2-3天。
这意味着血小板已经属于易逝品——即生命周期短的产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周伟华在采访中表示,类似生鲜、牛奶这样的易逝品管理一直是个供应链难题。而血液的供应链涉及献血者、血站、医院输血科、用血科室等环节,其中每一环的供需对接都存在迟滞且不精确的情况,这使得血小板的管理更加困难。
再者,血小板的供给完全依赖于无偿献血者的捐赠,而捐献者的数量和行为颇具不确定性,这就导致血小板的供给也相应不稳定。
血小板的管理和调度难度也随之加大,库存管理困难。医院和血站需要不断监测库存量,并提前预约采集计划以确保供应。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高成本的紧急采血或临时调配来满足需求,这对管理和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血液的供需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周伟华强调,“然而在医疗系统中,相较于其他医疗资源如器官移植,血液管理受到的关注却相对较少。提升血液管理的关注度,优化血液的采集、存储、分配和使用流程,可以有效提高血液利用的效率和公平性。”
供需精细化管理:解决信息不对称,满足供需要求
2018年,周伟华曾接到过香港中心血库的求助。该中心面临两个血小板管理难题,一是无法平衡一般用血与紧急用血这两种需求——把多少血液送往下游医院,多少血液留作紧急使用。二是不知道该如何决定每天采集和生产血小板的数量,也无法预估当天的采集量。
类似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在医院输血科和用血科室之间也存在。输血科负责统计各个科室报送的用血需求,汇总后再向血液中心申请。“每个病例的紧急程度不一样,在库存不足的时候该优先满足谁的需求,如何平衡全院的用血,全凭输血科主任脑中的经验。”周伟华表示。
“对于血液供应端的血液中心而言,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了解医院准确的需求,尽可能公平地分配。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打通医院和血液中心的信息壁垒。”周伟华强调。
“现在有的血液中心已经打通了壁垒,基于协同平台,可以看到血液库存等信息。这就像我们超市里买东西一样,超市系统和供应商系统打通后能直观看到销售量和库存,这样会更加高效透明。”
而有的医院输血科医生的用血原则是,保证危重病人的用血,临床医生根据血压等指标来综合判断。有的医院临床科室为了满足需求,在血液库存紧张时会多报用量。
“这种现象在管理学上被成为‘供需博弈’。”周伟华表示,要解决血液制品的供需挑战,除了科学决策之外,还需在供需协同方面下功夫。在当下实践中,当供给方不能满足需求时,可能会出现“供需博弈”的现象,即需求方倾向于夸大自己的需求量。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足够了吗?周伟华进一步指出,血液供需管理环节包括供应端和需求端。
就供应端而言,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扩大有效供应。目前来看,血液多源自于群众的爱心献血。那么,对于血液中心来说,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维持高质量捐献者队伍,同时激励献血行为。“这与商业的激励机制不同,如何在公益性的情境下有效激发参与者积极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而对于需求端而言,如何高效满足需求,缩短时间,提高用血效能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除了需要打破血液供需信息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还需考虑的是血液使用的标准化问题。
不少输血科的医生对如何把握用血指征犯难,“有的病人血常规检查正常,但腹腔内已经在慢慢出血,这时候就要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根据血压等指标综合判断”。
“虽然有医学上的指导意见,但是对应到具体病例时仍然较为粗放。不同类型的疾病所需用血量仍然缺乏一个细化且明确的标准。”周伟华介绍道。
在血液分配环节,血液使用标准也仍待优化。医疗体系中还缺少衡量血液管理效率的科学指标。相关部门应当考虑引入相关指标,帮助中心血库和医院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持续改进。
此外,为确保输血的成效,输血管理的流程仍有待提升。当涉及到效率和公平时,如何有效管理、分配血液,把握好轻重缓急,使尽可能更多人收益,是重要的决策问题。因此,在增加献血量的同时,加强对血液供需的精细化管理显得更为紧迫。
两套创新方案解决血液供应链管理痛点,助力科学决策
针对上述血液制品采集、库存和分配管理难题,周伟华团队最终使用了随机动态规划的数学方法,引入诸多相关参数,对采供血的决策过程进行建模,形成了一套成分血采集与分配算法,能够给出血液采集、生产、需求、供应的预测量,帮助采供血单位进行科学决策。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管理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刊物上,并在两家浙江的三甲医院试用。
该方案分别解决上游中心血库的“全血采集,生产和库存控制的联合决策”问题和下游医院的“血液制品分配”问题。
在方案1中,他们针对中心血库的“全血采集,生产和库存控制的联合决策”问题,构建了一个“全血采集与血小板生产、库存控制的联合决策模型”,并提出与最优策略具有相同结构的启发式算法,用于快速计算高效的启发式策略。
在方案2中, 周伟华教授团队基于关于患者体征、输血记录与输血效果的大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决策” 的血液制品分配数据驱动算法,在考虑血液制品供应限制的条件下为患者血液制品输注量提供科学建议。
这两套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实践,促进了血液中心血液调度效能提升,缓解了血液制品供需失衡问题。目前,团队仍在针对性开发新的管理决策方案,因地制宜地将决策工具与业务流程相结合,以期使研究成果落地效果最大化。
从2018年至今,周伟华团队已深耕血液供需管理领域七年。“让更少的血,满足更多的需求,这是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初衷,也是我们持续在血液制品管理领域深耕的不竭动力。”
目前,周伟华团队仍在通过交叉研究探索血液供需管理的最佳解决方案,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