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上午,应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基地)之邀,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首席教授李平教授为基地师生做了题为《Turning neighbors into partners: Knowledge leveraging in the B2B contexts of office sharing》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教授杜健主持。
李平教授指出,现有关于共享经济的文献大多仅关注到P2P之间有形资产的共享。在深入了解Wework和Liquidspace等办公场所租赁企业的案例后,李平教授试图将研究焦点拓展到B2B之间的无形资产的共享,即在办公共享(office sharing)情境下的知识利用(knowledge leveraging),并根据团队的案例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的思想框架。
首先,李平教授认为办公共享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同一办公空间中的工作者们彼此距离十分接近,交流渠道的媒体丰富度(media richness)很高,因此具有空间维度上的物理接近性(physical proximity)。第二,共享办公室中的人员流动型很高,而这些源源不断的新参与者又能带来非本地的、多样化的知识,因而具有时间维度上的流动多样性(fluid diversity)。其三,共享办公室中的人员是自律的,通过互惠和团体归属感组织在一起,所以在治理维度上还具有非正式交互(informal interplay)的特点。
进一步地,教授区分了知识利用的三种策略,包括知识聚集(knowledge pooling)、知识结合(knowledge combining)和知识转化(knowledge transforming)。其中,知识聚集是指将来源不同的知识要素汇聚到一起;知识结合是获得外部的差异化知识并将其加总和整合到现有的内部知识库;知识转化则是综合利用内外部知识以创造新的知识。
教授最后指出,办公共享情境下的知识利用可分为三个阶段,且每一阶段所彰显的特点和知识利用的策略不同。在初始阶段中,物理接近性和知识聚集的交互作用比较明显,二者相辅相成;过度阶段以流动多样性和知识结合的交互为特征;最终阶段则更强调非正式交互和知识转化之间的相互促进。
李平教授认为,办公共享情境所提供的轻松的交流环境和源源不断、高度异质的知识来源十分有利于创新,尤其是激进式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因此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
除了专题讲座之外,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即将与阿里讨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台理念。
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个核心矛盾在于难以平衡小企业的“变”和大企业的“稳”,李平教授提出的阿里中台理念则尝试帮助企业解决这一矛盾。
此前李平教授也曾多次通过创新管理论坛等方式与管院的师生交流过。作为“管院的老朋友”,教授的演讲风格平易近人,且思路开阔,善于运用多种案例来启发大家的思考。会场气氛融洽,互动环节讨论热烈。尤其是对于新构建的中台理念,教授非常欢迎并乐于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该理念的完善和与会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达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嘉宾简介:
李平教授于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并在1987年取得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金融硕士学位之后赴美深造。1991年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国际企业管理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美国爱荷华州杜比克大学(University of Dubuque)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系任教,升至终身正教授;2010年转至全球规模最大商学院之一的哥本哈根商学院,担任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企业管理教授。2015年转至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担任国际企业管理教授,目前是是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首席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国际经济与管理系」的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终身正教授,同时还兼任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大中华区研究总监。
李平教授是《信任研究期刊》(Journal of Trust Research)的创始人及主编,也是《组织与管理评论》(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Review, SSCI)以及《亚太管理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SSCI) 的高级编辑。他同時担任另外八种国际著名期刊的评委,曾被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协会《组织与管理评论》誉为2004-2008年年度最佳评审五人之一,也被列入世界国际企业管理150最优秀管理学家名人录,荣获清华大学等单位评选的2016年度十大管理创新思想者和实践者奖(五位思想者之一)。
李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从整体的、动态的、对立平衡的阴阳思维视角,整合西方企业管理理论
整合企业理论(相互专业分工布局与相互信任合作协调)
组织变革模型,尤其是后来者缩短学习周期追赶战略
环境-组织-战略互动演变的全球文化互动整合化模型
正式-非正式行为互动作用/共同演变的整体、动态、辩证模型, 特别是转型经济改革情境下
非正式因素(文化、道德、信任、情感和领导)对于企业战略的影响